当前位置:举报首页 > 举报工作动态>

北京网络义务监督志愿者工作纪实

来源: 作者: 2007-05-04 11:51:51

  日前,首都各主要媒体均报道了2007年度北京市第一次网络新闻信息评议会消灭不良音视频信息近万条的消息。这近万条有害信息是如何被发现的?记者就此采访了一支特殊的队伍--北京网络义务监督志愿者。

  -"为了孩子,我们要管管网络"

  去年4月,由北京市倡导的"大兴文明上网之风"活动在全国掀起了热潮。如何把文明上网落在实处,北京网络媒体协会去年4月13日在网站上贴出了一条并不起眼的招募启事:"寻找志愿从事网络监督工作,为北京网络媒体协会提供网络不良信息线索的义务监督员。"这条小小的消息在两天内收到5000多人的热情回应,北京网络媒体协会从中挑选的首批200名北京网络义务监督志愿者从去年8月1日正式上岗。

  ID(网络名称)叫做"救救孩子"的网监志愿者告诉记者,自己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中学教师,看到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上的不良有害信息,过去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看到有这么一个机会能够让自己为净化网络环境出一份力,毫不犹豫地报了名。ID"文明web"的网监志愿者在网上留言说:"对网络上的不良信息进行管理,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为了孩子,我们要管管网络。"

  -偷偷上网完成崇高任务

  为了保证网监志愿者的工作效率,北京网络媒体协会制定了近乎"苛刻"的工作标准:每人每月举报50条有害信息,要求不仅有网页链接地址,还要有截屏图像,经协会确认核实方为有效。每月举报排名末尾的网监志愿者暂时"休岗",由5000人储备库中其他志愿者递补。

  这标准是不是太残忍了?网监志愿者"建设"说:"我做网监志愿者,真是把它当作一项崇高的'地下工作'。我们要找的都是见不得人的信息,白天在单位看怕领导、同事发现,晚上在家看怕女儿看到,好在老婆支持我,每天我能用晚上9时到10时一个小时在网上除害。看到自己昨天举报的不良网页,今天就消失了,真的感觉挺自豪的。"

  -全国首创社会监督行业自律网管模式初步形成

  网监志愿者的辛勤工作,是建立在市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和北京网络媒体协会强大的后援支撑平台之上的。网监志愿者的每条举报信息,工作人员在认真核实后,如果是服务器架设在北京地区的网站,会在第一时间通过管理系统自动通知该网站执行删除;如果是服务器架设在北京之外地区,系统也能自动通知国家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处理,让志愿者的每一条举报都变成刺向有害网络信息的一把"利剑"。

  据了解,目前全市共有181名网络监督志愿者在岗工作。市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广大网民和网络监督志愿者的支持是政府部门进行有效管理的坚强后盾。北京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自去年4月10日开通以来,共收到来自社会各界的举报电话、电子邮件4.7万条,其中有1.2万条来自这些可敬可爱、不计报酬努力工作的网络监督志愿者。

  通过网监志愿者和举报热线收集有害信息,通过网民、专家、网站、政府四方评议会认定有害信息,通过发布评议公报进行有效的社会监督、行业自律,一套全国首创、行之有效的网络信息管理监控社会机制已经在本市初步形成。